亚协体育

瑜伽拜月式,中秋赏月不如拜月
2018-09-19   亚协体育整理发布
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” 是东坡先生的名句,道出了人的“喜怒哀乐”和月亮的“圆缺”有那么些关系。

据说人的精神状况和月亮相关,特别是满月,这是人类古老时期就有这个观点。

到16世纪时,德国医生帕拉策尔苏斯就认识到:满月时,精神兴奋的人数就会增加,因为在满月和新月时,太阳和月亮位于一条直线上,它们会用联合的力量拉地球,大海这时就发生潮汐的变化。

月亮圆缺与人体的血液流动有密切关系。很久以前,医学界就懂得要做有放血的手术,通常都避免在月圆之夜进行,据说圆月时会使血液加速流出。

如今,医学界认为这种说法颇有根据,月亮圆缺影响人体,这在我国的中医学也持有这传统观点。月亮和人体健康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,科学家们正在作进一步探索,企望造福人类。

梵语里“印度”就是月亮的意思,古印度人一直认为自己是月神的后代!就像中国使用阴历一样,印度也使用月亮历。在他们看来,月亮与人类的生命运动有着密切关系,人们身心的活动周期也全在月亮掌握之中。

印度有拜日习俗,同样有拜月、拜火、拜神等诸多的习俗,这是民间百姓生活的一种向往。

瑜伽拜月式体式练习分“左右平衡能量练习”和“拜月式冥想意境练习”。eandra是月亮,namaskara是礼拜之意,拜月式eandra-namaskara就是通过连续16个一气呵成的体位法练习,月圆月缺的周期约是16天, 16个体位法也是从这个周期联想并创造出来的。

瑜伽拜月式,中秋赏月不如拜月

古代瑜伽者认为,在满月进行拜月,能把月亮释放出来的甘露【永生之水】吸入自身体内,获得生命能量,象征着生命的美好。当然这是古时期人们的一种美好意识和唤醒,不必深究。

拜月式以内心冥想安宁平静为理念,身心体式更为温和细腻、柔韧。瑜伽老师用优美的语言为练习者塑造了一系列美的体式形象和意境。月色的恬静淡雅,处处显示出身心自然的迷人景色。对调整心理平衡,减轻压力,缓解焦虑、抑郁和改善睡眠十分良好的修复与作用。

在教习中,瑜伽老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,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、语音向练习者展开体式表达的生动画面,帮助练习者打开心灵的窗户,在体式练习的形体与心灵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,使她们获得美的感受,产生自我审美的情趣。

这样由感知人体形象外在的美,到感知形象蕴涵的内在美,步步深入,引导练习者把身心沉侵于美的意境之中,使她们心有所感,情为所动,从而更加热爱瑜伽美的练习,向往身体的美,追求心灵的美。

中秋那天,能否拉上三五知己、同道中人,一边赏月,一边练练瑜伽拜月式?

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
瑜伽常识 瑜伽体式 瑜伽减肥 理疗瑜伽 健身瑜伽 孕妇瑜伽 亲子瑜伽 瑜伽心语 瑜伽用品 瑜伽资讯
亚协瑜伽
服务热线

186-8200-0687

联系地址:

深圳市福田区福保街道福强路3004号中港城6楼605

添加亚老师微信号

专注瑜伽教练培训10多年

定制专属于你的瑜伽培训课程

亚协瑜伽微信

微信号:1868200068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