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协体育

瑜伽的领悟与境界
2018-06-28   来自网络
瑜伽领悟的境界不同,产生的瑜伽之妙也有差别。

瑜伽领悟的境界不同,产生的瑜伽之妙也有差别。

1、学修瑜伽的通常有两类人:

  一类为把瑜伽当作万能,认为通过瑜伽什么都可以获得。

  另一类则通过瑜伽可以领悟,知道自己不但是物质的主人,更是运用瑜伽来为自己服务的主人。

  这两种人其实没有高低的分别,只是主观的愿望有所不同。

  前者是一种习惯性的把瑜伽习惯的当作了一种物质类的需要,因此,心生发种种愿望,却不知领悟,有时候还为瑜伽修习而烦恼,因此总是停留在徘徊中,无法得到瑜伽真实的效能。

  后者能觉知瑜伽之妙,是领悟的结果,善运用瑜伽之理和修习来观照自己,如此,瑜伽就通过修正之心,产生应有的智能效应。

  因此,在练习瑜伽中,一类人苦恼,是被物质习惯的作用,一类人喜悦,是入瑜伽领悟的作用。

瑜伽领悟的境界不同,产生的瑜伽之妙也有差别。

  2、我们修习瑜伽,领悟前,常把身体当作物质感官的享受,我们的主人,住在身体里面却不懂需要常修缮,常常是等身体这个房所有问题了,有毛病了才去修缮一下,不知平曰的保养;孰不知,等坏了时,再修缮,越修越不好,如此,病痛和毛病就常常来了,主人不明所以,沉迷在感官里,常常感到很奇怪,怎么病痛和烦恼总是治疗不完,好了这个又来了那个。

  领悟后,知道和明白了身体这个载体,是为我们主人服务的,因此身体这个房所,常为我们遮风挡雨;需要我们做主人的常去关爱,因此常会做修缮;保养的功夫在于曰常,事事可以当作保养的场所,即便病痛来时,也是好的比别人快,况且在病痛里能知觉和领悟,去珍惜生命的时光。

瑜伽领悟的境界不同,产生的瑜伽之妙也有差别。

  3、领悟前,生活事物如同杂乱无章,感官与心不能相互作用,遇到事物无法自主。于是,种种烦恼就随之而来;虽然也感受喜悦和幸福的片刻,但烦恼来时,却自己阻挡不了,当痛苦时,十分的猛烈,心地一起一落,十分的刺痛。

  领悟后,看待事物并无杂乱,能知明开义,感官与心相互作用,产生和谐的能量,烦恼来时,心地直接产生容大的能量,能够令其消化和转化,如此,心就不会一起一落,并以智态对待。坦然的面对经历的事物,如此,我们生活中的喜悦和幸福没有了障碍,可以保持长久。

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
瑜伽常识 瑜伽体式 瑜伽减肥 理疗瑜伽 健身瑜伽 孕妇瑜伽 亲子瑜伽 瑜伽心语 瑜伽用品 瑜伽资讯
亚协瑜伽
服务热线

186-8200-0687

联系地址:

深圳市福田区福保街道福强路3004号中港城6楼605

添加亚老师微信号

专注瑜伽教练培训10多年

定制专属于你的瑜伽培训课程

亚协瑜伽微信

微信号:18682000687